长三角原油管网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能”
能源,驱动经济发展;管网,连接美好生活。6月13日,由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管网集团“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公众开放活动在仪征输油站举办,现场发布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输送原油超4亿吨,不仅满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同时向长江中游炼化企业提供原油资源保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九周年,也是国家管网集团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打赢立企强企之战的冲刺之年。国家管网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聚焦发挥“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作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凝心聚力,夯实长江经济带能源输送“根基”
一面鲜红的党旗,让全部的力量为之凝聚。国家管网集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确立“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形成品牌”党建工作总目标,明确“五个狠下功夫”党建工作总部署,创新实施党建与业务“双百”相乘央企考核新范式,构建形成特色鲜明、系统完备、守正创新的大党建体系。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原油储运公司”)全力打造“红色能源动脉”党建品牌,推广发布“红船e嘉”“彭城协同、万里引航”“铮·锋”“越橙先‘枫’”“洪·楻·橙”“实干兴衢”等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累计向江苏省内炼化企业输送原油9700余万吨,为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作为中国东部最大的原油枢纽,仪征输油站“十四五”期间累计输送原油超1.6亿吨,每分钟有72吨原油通过智慧管网奔涌向前,以每年3500万吨的外输量支撑沿江炼化企业85%以上的产能。
不仅如此,该公司布局的国家重点工程甬沪宁管网江苏段、仪长管道、仪长复线,溯江而上,横跨苏、皖、赣、鄂、湘五省,将码头、炼厂编织成网,让长江两岸7颗石化明珠璀璨闪耀。其运营的16条在役原油成品油长输管道、油库及附属设施,管道全长超6000公里,每年以亿吨的输油量,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能源动力。
创新驱动,打开能源动脉智慧发展新篇
技术创新是破解瓶颈的“密钥”,智能化让能源管道安全输送如虎添翼。仪长管道是国家管网集团第一条全线采用国产化PLC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推广应用PCS系统的原油管道。
截至2025年3月,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唯一一个能自主实施自控系统项目组态集成的团队,东部原油储运公司仪表自动化支持中心已自主完成仪长管道和县输油站、无为输油站、怀宁输油站、安庆输油站等11个站场自控系统升级改造。
如今,更多创新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自主研发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上线,数千公里管道关键参数实时智慧感知,智能报警实现秒级推送,水下抢维修关键装备试验取得成功,智能管道保护桩大规模推广应用……这里不仅是能源中转站,更是创新策源地——从水韵江苏输出的,除了原油,还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专利148件。
以技术赋能为切入点,公司创新变革管道巡护模式,基于东部区域水网密集、山区管道道路崎岖等特点,选取382公里管道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护试点建设。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构建“集中调控、集中监视、区域运维、无人监屏、应急备勤”的“运检维一体化”高效智能运维体系,为能源安全与民生保障交上了高分答卷。
绿色环保,扛起长江岸线社会责任担当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化从事油气输送的国有企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一条条钢铁巨龙成为造福管道沿线的“绿色油龙”。
今年3月,甬台温成品油管道生态建设项目——《油气长输管道山区段边坡植被重建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这背后是历时九年的能源动脉生态修复历程。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全力构建覆盖管道运行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上,公司实施“规划避让+工程防护+智能监控”三重保障,规划阶段优先避让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采用“外防腐涂层+阴极保护”双重防腐技术,延长管道生命周期,从源头降低环境风险。
在风险防控中,公司通过“智能监控+人工巡护”闭环管控,有效管控外部施工风险。通过常态化开展水体油品泄漏等应急演练,保障能源安全和管网沿线绿色生态安全。
国家管网集团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大力实施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创新“四大战略”,着力打造智慧互联大管网、构建公平开放大平台、培育创新成长新生态,强力呈现能源保障“国家队”的“中流砥柱”作用。 李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