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兰!王靖飞的乡村教育传奇

在云南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名叫王靖飞。作为一名特岗教师,她扎根于凤山镇中心学校,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担当。自2019年走进乡村教育以来,王靖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知心姐姐”,家长们眼中的“贴心伙伴”。

王靖飞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在课余时间担任学生们的“生活导师”。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她坚持“三查三到位”:清晨提前到校,督查早读秩序与教室卫生;午间巡查宿舍,手把手指导内务整理;晚自习后走进宿舍,与学生促膝谈心。面对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不足的情况,她用全天候的陪伴与关怀,为远离家庭的孩子筑起温暖的港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王靖飞推出了“星光成长计划”。她设立了“阅读之星”“进步小标兵”等特色奖项,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同时,她在班级内打造了“图书角”,常态化开展“阅读分享会”“故事大会”,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成长。课堂上,她用生动的语言点亮语文世界,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课后,她紧盯学困生,耐心辅导,确保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在王靖飞的引领下,所带班级多次获评校级“文明班级”,语文成绩稳步提升,更多沉默的孩子变得自信开朗,眼中闪烁着光芒。她以“守花人”的姿态深耕教育,在每一个备课的灯下,她字句斟酌,将知识点磨成照亮前路的星芒;在教研场上,她积极碰撞思维,为教学注入鲜活灵感。

王靖飞常说:“选择了教育,就要让每个日常都生长出意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与心的深情触碰,是爱与责任跨越山海的温暖传递。两载春秋,这位年轻教师以微芒之力汇聚成炬,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也诠释了教育者最本真的模样。曾经迷茫、自卑的孩子们,在她的鼓励下,眼中闪烁着光芒,心中孕育着梦想;知识的种子在她的浇灌下,于乡村土地悄然生根发芽。

评论